零下十度的室外,一個個忙碌的身影依然奮戰在戰“疫”一線......隨著深冬季節來臨,大興區村莊社區群策群力,積極推出各項措施,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群體智慧、溫暖力量。
卡口設置提示牌 “大數據”信息實時播報
“為了更直觀的讓大家了解現階段疫情的進展,我們在全鎮共設置了99塊疫情警示展板,實時展示疫情大數據,提高大家對自我防護的重視程度。”瀛海鎮社區工作人員說道。
據了解,瀛海鎮開創“4+18+N”宣傳機制,安排4輛流動廣播車、18個社區便攜音響和物業、網格、流管等N方力量,充分利用4個微信公眾號和1個政務微博,積極主動宣傳防疫知識、勸導不聚集、傳遞正能量。同時,為全鎮社區卡口和酒店前臺設置疫情警示宣傳展板99塊,并每日進行更新,做到一天一“敲鐘”,大大提高了居民對疫情防控的知曉率和參與率。
“打卡式”軌跡檢測 精準掌握出入動態
元旦、春節臨近,居民出行愿望強烈,村社人員流動性增加,為了進一步優化卡口設置和管理,龐各莊鎮按照“方便居民、能開盡開”的原則,不斷增加開放數量,滿足居民出行需求。同時,“打卡”監測軌跡動態。結合互聯網+電子加密卡的新技術,推行電子出入證。電子出入證具備信息采集錄入、人員分類管理、出入動態記錄三個基礎功能以及智能對接、信用積分體系兩個拓展功能,大大增加了軌跡監測的精準性。
“電子證就一張麻將牌大小,對于我們老百姓來說方便隨身攜帶,平時進出卡口像刷卡坐公交車一樣,特別省事。”鮑家鋪村王大媽說道。隨著“兩節”將近,在嚴格防疫的同時,便捷了居民的出行,大家紛紛點贊。
應檢盡檢 冷鏈從業人員全員持“證”上崗
位于安定鎮佟營村村委會北700米,有一個食品加工企業自建(備)冷庫,120平方米的面積目前可以儲存50噸的冷凍畜禽產品。“我們指導該冷庫負責人注冊使用冷鏈食品追溯平臺,并且嚴格禁止采購、銷售、使用未錄入追溯相關數據的進口冷藏冷凍肉類、水產品。目前,冷庫從業人員均做了核酸檢測。”據安定鎮防疫專班工作人員介紹,安定鎮逐村逐戶拉網式排查,動態完善冷庫信息和從業人員健康監測、核酸檢測等基本信息臺賬。按照“能分盡分、應分盡分”原則,嚴格規范冷鏈食品運輸、儲存、使用環節。目前,鎮域內14家冷庫已完善信息閉環式管理,全鎮30名冷鏈從業人員均持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上崗。
“四班三運轉”24小時維護“護城河”卡口
禮賢鎮地處首都南大門,疫情防護工作更是重中之重。根據鎮域特點,禮賢鎮在京冀交界處設立4個“護城河”卡口,實行“四班三運轉”工作機制,24小時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要求,嚴格管控進京人員,實行“查、控、隔、訪”閉環管理。同時,發揮聯村黨建及網格化治理優勢,對進京返京人員全面摸排,建立動態監測臺賬,實現定網定格定人管控,嚴格落實驗溫、掃碼、登記等防控措施,織牢織密疫情防控排查網,筑牢新國門防線。
閉環完美銜接 4小時“火線”運轉
12月17日0時30分,一陣緊急的呼叫鈴聲從青云店鎮防疫專班轉運組工作人員吳春明的手機中傳來......“我接到專班的密接轉運通知后,第一時間更換防護服,穿戴防護用具,協調鎮衛生院、司機班等嚴陣以待,及時與當事人、所在村和隔離點取得聯系,全程僅用了不到3個小時就將涉及到兩個村的兩名密接人員轉運到指定隔離點。”此時已將近凌晨3點,在完成轉運任務后,吳春明顧不上休息,又即刻投身到科室工作中,因為他又要以科室負責人的身份部署第二天的執法排查和防疫督導工作。“我們建立了三方小組對接機制,工作組、隔離點和防疫專班形成嚴密無縫的責任閉環、管控閉環、工作閉環,務必實現4小時內‘火線’轉運。”沒有一絲懈怠,沒有一句怨言,當好戰疫一線的“擺渡人”,隨時待命為一方百姓的健康安全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