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初的不適應,到現在如魚得水,使用公務卡確實既方便省事,又能杜絕虛報支出、多開發票等現象。”江蘇省揚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司法行政處處長楊林直言,信用額度提升至50萬元,可結算17個支出項目,確實為單位財務部門減輕了工作壓力。
揚州市財政局在全省率先推行個人公務卡改革后,再次率先實行單位公務卡改革,成效顯著。
截至目前,全市284家預算單位辦理公務卡15939張,3年來累計結算支付金額達5.75億元。其中,192家預算單位辦理單位公務卡375張,2020年公務消費支出9843萬元。
公務卡制度改革自2007年推行以來,改革覆蓋面不斷擴大,不僅使財政資金流向明確,有利于財務管理和政府審計,而且給“三公”消費戴上了一道“緊箍”。
“推行公務卡結算制度讓公務支出的每一分錢都有跡可循。”然而,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變化,個人公務卡5萬元的信用額度越來越不適應單位公務消費結算需要。揚州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17年,揚州選擇市本級國庫集中支付代理銀行作為單位公務卡首批試點發卡行,選擇市中級人民法院、統計局、城市管理局等11個部門本級進行試點,并結合當地實際,對公務卡集中支付管理流程進行升級改造,在集中支付系統中構建了個人卡與單位卡分流通道。
2020年9月,在試點基礎上,揚州市財政局與人民銀行聯合制發通知,全面實施單位公務卡改革。同時,制定出臺市級單位公務卡強制結算目錄,加強和規范單位公務卡管理,確保正常運轉。
“單位公務卡由預算單位指定工作人員持有,僅用于公務支出與財務報銷,額度可達50萬元,單個預算單位申領單位公務卡不超過4張,主要用于結算差旅費之外的會議費、培訓費、公務接待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等17個支出項目。”揚州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稱,這一改革得到眾多部門的一致稱贊。
“大額度的單位公務卡可大幅減少現金的提取和使用,職工執行有關公務活動基本不再需要大額借款。”揚州市住建局財務人員稱,目前,該局辦公室、財務審計處和建筑業處分別有一張單位公務卡,單位財務部門可通過“消費留痕”的公務卡支持系統,提取單位公務卡消費記錄,核對申請報銷的公務消費真實性,報銷審核更加有據可查,不規范的消費支出將無所遁形。
傳統的財政資金管理制度存在現金保管、攜帶、支付不安全,借款、還款、報銷環節多、程序復雜,報銷票據審核難等漏洞和風險。“以前出差回來后,發票各種各樣,較難分辨。現在單位公務卡可以隨身攜帶,還可以在線支付,比傳統的轉賬和支票形式更加快捷方便。”楊林說。
揚州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實施單位公務卡制度改革試點以來,有效解決了預算單位大量提取和使用現金難以有效監管的問題。目前,公務卡制度已成為規范公務消費支出、打造“陽光財政”的一項基礎性財政財務管理制度,對提高政府公務支出透明度,加強財政財務管理,推進從源頭預防腐敗等具有重要意義。
下一步,該局將把單位公務卡改革試點推廣到縣區級單位,加強與市人民銀行、銀監局、集中支付代理銀行等部門密切合作,進一步深化當地財政國庫集中收付制度管理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