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來早,百事農為先。在江蘇沛縣敬安鎮蔬菜種植基地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區,一座高聳的打井機鉆透50米土層后,噴出濃濃的泥漿。這是沛縣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節水灌溉工程打的第56眼井,按照規劃,77眼新井建成后,將確保至少5500畝土地不受旱災影響。沛縣決定利用三年時間,組織實施“農田水利和高標準農田建設提檔升級示范工程”,在實踐中探索出推行“六動”工作法:行政手段推動、典型示范帶動、獎補政策拉動、宣傳培訓互動、上下協同聯動、管護創新驅動,促進農業生產條件不斷改善,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高。
沛縣縣委書記吳昊說:“手中有糧,心里不慌。農田水利和高標準農田建設搞得好不好,往小了講——關系到種植戶的收成好不好,往中了講——關系到老百姓的飯碗滿不滿,往大了講——關系到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強不強、國家糧食安全穩不穩、現代農業發展質量高不高!”
行政手段推動,典型示范帶動
“這里要裝防護欄,坡這么陡,大人、孩子滑進去,后果不堪設想!”在河口鎮封皇莊崔孟河閘站項目現場,沛縣農業農村局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負責人郭松正帶隊檢查。
沛縣把農田水利和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縣對鎮(場)街道鄉村振興考核的重要內容,全面實施農田建設項目任務責任人制度,全力推進農田水利和高標準農田建設提檔升級示范工程。成立高標準農田建設指揮部,縣委書記任政委,縣長任總指揮。沛縣農業農村局、各項目鎮(街道)相應成立工程領導小組。通過發揮項目鎮(街道)的主體作用,形成縣、局、鎮、企業四級工作合力,為工程施工創造良好的條件。
2020年沛縣完成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面積9萬畝,總投資16425萬元,涉及張寨、朱寨、棲山、敬安、河口及沛城6個鎮(街道)。同時積極開展農田水利和高標準農田“百千萬”示范方建設工程,在徐沛快速通道沿線建設一個萬畝高標準農田示范方,各鎮(場)街道各建設一個千畝高標準農田示范方,各行政村(社區)建設一個百畝高標準農田示范方,示范方內溝、渠、路、橋、涵、閘、站、林網配套完善。“落實好興田、興水、抗災三大任務;把握住質量、進度、廉潔三大關鍵;充分發揮政府、社會、群眾三方面力量。”吳昊提出了冬春農田水利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三個三”的總要求。
獎補政策拉動,宣傳培訓互動
沛縣研究制訂“百千萬”農田水利和高標準農田示范方的財政支持政策。縣財政計劃利用三年時間,每年撥出2000萬元專項資金,重點對開展農田水利和高標準農田建設提檔升級工程進行以獎代補,對通過檢查驗收的示范方獎補標準為:百畝方獎補1萬元,千畝方獎補10萬元,萬畝方獎補200萬元。同時,加強質量監管,兌現獎罰措施,實施業主、總監、旁站、群眾代表共同監督,嚴把工程開工關、材料質量關、施工工序關、質量驗收關和安全措施關。施工期間,沛縣農業農村局實施每周一召開施工、監理單位負責人調度會制度,對工程質量、進度及安全措施進行點評,對出現的苗頭性問題及時予以指出,形成“以目標倒逼進度、時間倒逼程序、考核倒逼落實”的管理機制。
加大對農田水利和高標準農田建設提檔升級示范工程的重大意義、建設模式、先進典型的宣傳力度,積極營造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選擇一大批經濟基礎較好、村干部負責任、群眾接受新事物強、長期實行土地規模經營或土地托管的鎮(場)街道、村(社區)開展培訓教育,廣泛調動受益群眾的積極性,積極引導農民群眾、種植大戶、家庭農場和專業合作組織投工投勞開展農田水利和高標準農田建設。
上下協同聯動,管護創新驅動
沛縣按照基本建設程序組織實施農田水利和高標準農田建設提檔升級示范工程,嚴格工程質量、安全、進度控制,確保工程順利實施并及時發揮效益。相關部門結合職能職責,加強工作指導,開辟綠色通道,及時提供服務,形成工作合力。
農業項目實施全程督查制度,印制項目督查工作日志,做到“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支隊伍、一抓到底”,實施對項目督導和技術指導,做到“一天一調度”,確保項目建設進度、質量和效益,確保工程安全、資金安全和生產安全。
自去年9月初項目開工以來,沛縣以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為重點,突出項目工程的“提檔、升級、強質量”,積極推進施工進度。截至目前,土方工程完成計劃任務的100%,完成投資581.55萬元;土建工程完成計劃任務的85%,完成投資1.02億元。
當前,沛縣進一步強化各級黨委、政府在農田水利工程和高標準農田建設中的主導作用,動員全社會參與,掀起農田水利建設高潮。全面推進堵點疏通,重點推進中小溝和內三溝堵點疏浚工程、農村河道疏浚整治工程、湖西洼地治理工程、水毀工程修復工程;積極推進農田水利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百千萬”示范方建設工程的示范創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