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碳達峰、碳中和”被列入為次年的八項重點任務之一。根據中汽統計的中國碳排放情況,汽車行業碳排放占比達到7.5%,僅次于電力和制造行業,汽車行業自然而然成為了碳減排中的重要一環。根據碳排放場景,汽車行業劃分為制造階段和使用階段,其中后者是前者的13倍,所以重點是使用階段的碳減排。傳統汽車通過燃燒汽車和柴油等化石燃料而獲取動力,尾氣直接排放出碳,而新能源汽車使用電能或氫能,直接排放為零,因而推廣新能源汽車可顯著推動汽車行業實現碳減排。
由于汽車使用個體分散,所以并未將這些個體直接接入到2021年1月5日剛成立的碳排放交易系統,減排的主體仍是車企。同時,由于“雙積分”政策結合了油耗目標,這與碳減排的方向是一致的,所以我們國家暫時沒有像歐盟一樣對車企設計碳配額。從效果來看,新版的“雙積分”政策在20年6月出臺,相較于此前版本,規定更細,標準更高,積分獲取困難程度增加,積分價格大幅提高,促進車企生產和銷售更多的新能源汽車。除此以外,我國對新能源汽車是以鼓勵和鞭策并舉,國家補貼政策已由2020年延期到2022年,“扶上馬、送一程”的態度明確。地方也出臺牌照、路權、停車等優惠政策引導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
受去年疫情影響,簡單以全年的業績預測計算估值,必然是得到一個較高的水平。由于新能源汽車賽道長期確定性較高,估值的方法可以采取以未來現金流或者業績進行折現,簡化版的方法是計算未來5年的市場規模空間,忽略掉折現因子。尤其在去年底,新能源行業各項數據不斷超預期,使得投資者上調了模型中的收益數據,板塊股價在去年實現了大幅上漲。近期市場預期流動性收緊,導致估值模型中折現因子減小,或者被忽略掉的折現因子又不得不再考慮進來,導致板塊在近期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回調。
在“碳達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車仍是長期持續成長的行業,我們相信后續新能源行業相關公司會釋放出亮眼的業績。以廣泛接受的對成長行業PEG估值方法出發,新能源行業經歷本次調整后,PEG已經遠低于1,目前具有較高的投資性價比。此外,市場的逐步穩定有助于重塑市場信心。所以長期來看,我們仍堅定地看好新能源汽車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