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經中國證監會批準,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與中小板正式合并。未來深市將形成以主板、創業板為主體的市場格局。合并后,原中小板上市公司的證券類別變更為“主板A股”,證券代碼和證券簡稱保持不變。當日,還有中農聯合等3家公司在深交所上市,成為首批登陸深市新主板的公司。
合并是大勢所趨
2000年初,深市主板暫停新股發行。2004年5月,為拓寬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渠道、分步推進創業板建設,深交所在主板內設立中小板。經過近17年發展,中小板上市公司總體不斷發展壯大,在市值規模、業績表現、交易特征等方面與主板逐步趨同。
證監會市場一部副主任皮六一曾表示,深交所主板、中小板在發展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如板塊同質化、主板結構長期固化等。因此,合并深交所主板與中小板是堅持問題導向的改革之舉,有利于優化深交所板塊結構,形成主板與創業板各有側重、相互補充的發展格局。
此外,中小板的設立初衷之一在于探索創業板建設,并在創業板未開通的背景下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平臺。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靂表示,2009年設立的創業板經歷10余年發展,目前已形成具有900多家上市公司、總市值超過10萬億元的投融資平臺。
深交所新聞發言人表示,實施兩板合并是順應市場發展規律的現實需要,也是構建簡明清晰市場體系的內在要求。陳靂表示,“此次合并是大勢所趨。一方面,深市主板IPO發行已經停滯多年,一定程度上融資功能發揮較少。另一方面,隨著近年來企業的高速發展,一些中小板企業已經成長為大型的、成熟的上市公司,再用‘中小板’來對其定位已不太合理”。
市場結構更趨優化
今年2月5日,經中國證監會批準,深交所啟動合并主板與中小板(以下簡稱兩板合并)相關準備工作。在中國證監會統籌指導下,深交所與市場各方一道,按照“兩個統一、四個不變”(兩個“統一”指統一主板與中小板業務規則、運行監管模式;四個“不變”指,發行條件、投資者適當性制度、交易機制、證券代碼和簡稱不變)的總體思路,扎實開展各項工作。
在兩板合并業務規則整合過程中,深交所對交易規則、融資融券交易實施細則、高送轉指引等7件規則進行了適應性修訂,并廢止《關于在部分保薦機構試行持續督導專員制度的通知》等2個文件,主要涉及刪除中小板相關表述、統一高送轉定義、調整相關交易指標計算基準指數、取消持續督導專員制度等。上述調整安排已于4月6日兩板合并實施時生效。
本次合并是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深交所新聞發言人表示,合并后,深交所將形成以主板、創業板為主體的市場格局,有利于厘清不同板塊的功能定位,從總體上提升資本市場的活力;有利于充分發揮深市市場功能,促進完善資本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更好服務粵港澳大灣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建設等。
更好服務實體經濟
本次合并是否會導致市場加速擴容?對此,深交所新聞發言人表示,根據相關規定,《關于啟動合并主板與中小板相關準備工作的通知》發布后至合并實施完成前的過渡期內,企業發行上市維持現行安排。合并后,主板發行上市條件與原中小板一致,且保持不變,原中小板證券類別變更為“主板A股”,對應證券代碼區間并入主板使用,發行審核安排不變,在審企業無需重新申報材料,不會對企業發行上市產生實質影響。
前海開源基金執行總經理楊德龍告訴記者:“兩板合并落地后,深市主板發行上市條件保持不變,不新增企業上市渠道,也不涉及發行節奏安排的變更,不會造成市場擴容或發行節奏加快,對股市總體影響較小。”
中小板與主板合并后對支持實體經濟有何影響?楊德龍表示,中小板與主板合并后,深市主板市值達到23萬億元,占整個A股市值的20%,公司數量超30%,將來會吸引更多有實力、有發展前景的公司登陸深市主板,同時也會有一些公司通過注冊制登陸創業板,深交所通過兩板合并可以更專心地支持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陳靂表示,深市主板、中小板合并是我國資本市場建設過程中強化融資功能、盤活市場存量政策的進一步體現。合并后,深市主板將主要支持相對成熟的企業融資發展、做優做強;而創業板服務的企業則更偏向于成長型創業企業。
紅塔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認為,本次合并將進一步優化多層次資本市場生態,為處在不同發展階段、具有不同特征的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融資服務。同時,在全面推行注冊制的大方向之下,板塊的合并也可以理解成為是一招“先手棋”,為后續全面注冊制的推廣夯實基礎。
中小板與主板合并,對于A股走勢未產生較大影響。截至4月6日收盤,滬指下跌0.04%,收報3482.97點;深證成指下跌0.28%,收報14083.34點;創業板指下跌0.72%,收報2831.60點。兩市合計成交660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