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要打好種業翻身仗,全國種業公司既面臨著新的挑戰,也迎來了新的機遇。為此,記者采訪了呼倫貝爾華墾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嚴景贇。
嚴景贇介紹,2020年,華墾種業緊緊抓住種子這個核心關鍵,在品種研發、新品種引進、種子繁育等關鍵領域取得了新的突破,項目推進、科研合作、種源收集等方面也大有收獲。品種研發取得重大進展,華墾麥1號、2號審定書已經下發,華墾2號取得了自治區科技成果轉化登記,小麥、大豆、油菜等航天育種工作準備就緒。新品種引進成績顯著,全年引進新品種101個,涉及強筋小麥、雙低油菜、大豆、玉米等多種農作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種子繁育碩果累累,公司與特泥河農場、牙克石農場聯系龍麥33等小麥種子達到6萬畝,自育品種“華墾2號”在青海繁育種子300畝。
公司與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開展了玉米分子育種、水飛薊誘變育種和牧草育種。與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中科院西高所、華中農業大學等多個科研院所和大型種業公司加強科研合作。華墾2號在上庫力、哈達圖農場等地表現良好。
我國是全球第二大種業市場,2019年市場規模達到1192億元。從品類看,主要以玉米、水稻和小麥為主,占比達到53.6%。其中玉米制種市場又是規模最大的,2019年市場規模達到286億元,占比達到24%。我國種業競爭格局分散,2019年CR5約為9.5%。市場占有率前五位的企業占比總合為9.5%,第一位也僅有3.7%。嚴景贇說:“同質化趨勢明顯,行業集中度下降。隨著打好種業翻身仗戰略的深入實施,未來國內制種企業有望在種源遺傳距離、商業化育種體系、育種技術與研發源頭上持續突破,以提升整體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