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進一步發揚繼承民間傳統文化,助力精神文明建設,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作出貢獻,5月1日,位于電影公社1942街的海南鼎冪博物館向市民和游客開放。這是海南首家民藏博物館,有多件重磅館藏首次展出。
聚焦傳統文化展示
據該博物館相關負責人李慧慧介紹,她20多年來收藏了許多藝術品,經過慎重考慮決定在海南建一座民藏博物館。經過兩年的籌備,她準備打造一家具有特色、欣賞價值高的藝術品博物館,用僅有的1000平方米空間集中展示近2000件從唐代以來的有代表性藝術性的瓷器、青銅器、玉器、古酒以及春秋戰國以來的中國書法作品等藏品。據了解,本次展出的藏品每一件都具有歷史性藝術性文化性,每一件都是用汗水和心血幾十年如一日的保護,每一件都經過中國收藏家的認可同時經過科學論證和科技儀器的檢測,每一件都是中華傳統文化文明的歷史記憶,承載的都是中華文明和歷史。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中華民族文化遺產是全人類最保貴的歷史文化之一。中華文化文明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作為一名炎黃子孫、有強烈愛國情懷的企業家,必當響應黨中央的文化強國戰略,用自己收藏的古代藝術品講中國故事,傳承中華文明,用事實說話,用藏品說話,用藝術說話,用中國字中國玉中國瓷說話。
李慧慧表示:“我們必須認真地去保護研究發展與傳承,讓中華文化文明造福人類。我們的每一件館藏品都是祖先留下來的精品,我都會在祖國需要的時候無條件捐獻給國家。希望得到專業人員的支持和指導,不斷完善提高我們的研究水平,做好本館藏品的整理、研究等工作。在保護文物、文化傳承方面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四個自信’,不惜一切代價做貢獻。”
據了解,鼎冪民藏文物博物館一樓主要展示明清兩朝有代表性瓷器以及部分漢朝以來的古酒等。其中,明清官窖精品瓷等展品為鎮館之寶。二樓為唐、宋、元等各個朝代具有代表性的瓷器展示。三樓是玉器以及數百幅書法作品展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一塊直徑為1米的九龍帶銘文玉壁和由和田黃玉籽料精雕而成的貔恘。
五大展區各有亮點
據了解,海南鼎冪民藏博物館展廳面積1000多平方米,分為五個展區,共有藏品2000多件,其中書法作品200多件。
第一展區展品主要為清代官瓷與書畫。清代瓷器以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瓷器為主,在宋、元、明瓷器的基礎上發揚了瓷器的優雅,升華了元、明瓷器的釉里紅色,達到了清代瓷的巔峰,以色彩絢麗多彩、花樣繁多、技術精工細作而著稱。清代書畫由繼承、變革到創新,挽回了宋代以后江河日下的頹勢,其成就可與漢唐并駕。
第二展區展品主要為明代官瓷與書畫。明代瓷器除了宋元時期的大窯場,如磁州、龍泉等地仍有燒造外,不同程度的粗、細陶瓷器生產遍及山西、河南、甘肅、江西、浙江、廣東、廣西、福建等省。其中,景德鎮的青花瓷、山西的法華器、德化的白瓷和江蘇宜興的紫砂器更是這一時期成就最高者。明代書畫在沿著宋、元傳統的基礎上繼續演變發展,出現了一些以地區為中心的名家與流派。初期以仿宋“院體”為主,中期以后以吳門各家為代表,繼承元代水墨畫法的文人畫派占據畫壇主流。
第三展區展品主要為元代官瓷。元代瓷器明顯具有草原民族的獨特風格,在瓷器器物器形上有創新,出現了許多蒙古族特有的器物類型。元代瓷器創燒單色釉也比前代精美。據介紹,元代設立樞府專門管理燒造瓷器,樞府燒出的白瓷為甜白釉色,被后世稱為“樞府瓷”。元代對外貿易、中西文化交流頻繁,特別是蘇麻離青料引進后燒造了大量外銷瓷。元代盛行的大量燒造的青花瓷,大多數都是外銷到中東眾多國家。在創燒眾多新品種的同時,元代瓷器繼承和發展了宋代的鈞窯和龍泉窯,釉色肥厚圓潤,器形圓壯,很多地方都明顯吸收了漢文化特點。
第四展區展品主要為宋代官瓷。宋代瓷器是傳統制瓷工藝發展史上一個非常繁榮昌盛的時期,篤定了“china”在世界陶瓷史的地位,汝瓷、官哥瓷、鈞瓷,定均瓷是這個時期的巔峰之作。陶瓷史學家通常將宋代陶瓷窯大致概括為6個瓷窯系,即北方地區的汝窯系、定窯系、耀州窯系、鈞窯系和磁州窯系,南方地區的龍泉哥窯青瓷系和景德鎮的青白瓷系。宋代瓷器特點為:一是突破“南青北白”的局面;二是品類繁多,器型多樣,最受歡迎的有梅瓶、玉壺春等;三是釉色優美,以典雅含蓄、高貴樸實、有類玉的效果為特點,以單色瓷為主(除鈞窯),體現了儒文化所提倡的簡潔素雅之美;四是裝飾方法有印花、畫花、刻花、剔花、貼花、鏤花等,圖案以花鳥蟲魚等為主,造型、色彩、紋樣追求完整、意境和氣韻。
第五展區主要以春秋以來、宋代以前的書畫玉雕為主,包括各代名人書畫、玉雕等,其中玉雕多為風水器物,如玉璧、漢代的“四靈”、雕刻精美的玉石貔貅等等。隨著佛教傳入中國,各種玉雕佛陀也大量出現。這一階段的金器多是作為祭祀禮器的青銅制品。秦漢以后,隨著冶鐵技術的形成,也出現了一些鐵制祭祀禮器。隋唐以后,除了禮器之外,作為日常用品的黃金器具也大量出現。
精心布置散發文化氣息
在展廳的布置上,海南鼎冪文物博物館結合場地因素,精心布局,將一個獨特的展覽館展示在大眾面前。同時,考慮到游客視覺體驗,該博物館根據展品的大小、形狀的不同設置了相應玻璃柜,讓展品通過空間交替的形式充分展示出來,滿足市民游客的觀賞需求。總體布局是依朝代按樓層分類陳列,游客拾階而上就能觀賞到更久遠的朝代器物,讓展覽館平添了一份悠遠和神秘。
走進展館,玉雕、瓷器、書法、畫作以及古酒,按照不同的年代、風格劃分片區陳列,豐富多彩的各類藏品令人目不暇接。瓷器上的圖案紋飾畫工精細,清晰地展現出古代瓷器的非凡成就,呈現出一個“瓷之紋樣”的世界。徜徉其中,不僅為古人高超的技藝而折服,更時對古代人的聰明才智無比欽佩。
在展覽館一樓的墻壁上掛著一塊由花梨木制成并鐫刻“夜深人試海南香”字樣的展品。此展品由內向外散發著古樸氣息,與展廳里的瓷器等各類展品串聯,讓人如同走進歷史長河,品味百轉千回的人文意韻。
據了解,為提供更好的服務,博物館聯合海口電影公社,打造“博物館飲料”,首次推出普洱、白茶、陳皮、茶膏等,每一位蒞臨海南鼎冪博物館參觀的游客都有機會體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