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擘畫了“奮進新時代、建設新天堂”、奮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宏偉藍圖。如何讓藍圖變為現實,其中關鍵一條,是牢固樹立“大杭州”意識,堅持全市一盤棋,全面考量、整體協同、綜合平衡。
黨代會提出了打造7個方面的新天堂,包括創新創業、產業興盛、改革開放、文化繁榮、共同富裕、生態文明、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等等,這7個新天堂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相互制約又相互促進。比如改革開放,唯改革才有出路,唯改革才有發展。沒有改革開放,那么創新創業、產業興盛、共同富裕等等,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根之木。再比如文化繁榮,打造文化繁榮的新天堂,打造東方文化國際交流城市,不僅有助于推動杭州文化產業的發展,還是杭州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增進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應有之義。一流的城市需要一流的治理,一流的治理取決于城市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城市更安全、更健康、更加聰明、更具韌性,才能吸引好的企業、好的人才,才能為企業與人才打造好的發展環境。也就是說,建設新天堂,無法單兵突進而必須齊頭并進。
7個方面的新天堂,對應的是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眾所周知,“共享”乃是就共享的“覆蓋面”而言的。那么建設新天堂,也必然要以“覆蓋面”作為重要前提,這個“覆蓋面”就是“大杭州”,包括廣大農村地區的“大杭州”。當然,立足“大杭州”絕不等于無視不同地區在發展條件、發展環境上存在的差異,而是強調要加大市域統籌力度,因地制宜確定發展路徑,更好發揮整體效應。比如,黨代會提出的推動美麗鄉村建設、農業社會化服務、農村數智治理、優質公共服務的四個“全覆蓋”,就是旨在推動共同富裕,讓杭州人民共享新天堂的發展成果。也切莫以為“全覆蓋”都是由城市向農村地區覆蓋,在生態環境方面其實已經出現了城鄉之間新的不平衡,當前杭州一些農村的生態、生活環境已遠遠超過了城市,而城市則面臨老舊小區改造、環境污染等諸多問題,所以黨代會才會著重提出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完善生態治理體系、高水平建設“濕地水城”、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堅持系統觀念,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之一。建設新天堂,同樣要堅持貫徹系統觀念,既要在戰略上布好局,又要在關鍵處落好子。要發揮數字化改革的牽引作用,緊緊抓住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重大改革、重大平臺、重大政策,加強系統重塑和綜合集成,不斷提高各項工作的整體性和協同性。建設新天堂,要有新思維、新路徑,必須繼續高舉改革開放的大旗,堅決破除傳統路徑依賴、固有慣性思維和體制機制弊端,真刀真槍推進更深層次改革、更高水準開放,為杭州“奮進新時代、建設新天堂”提供取之不竭的源頭活水。
(翟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