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構建親清政商關系,日前,杭州市制定出臺《關于規范領導干部廉潔從政從業行為進一步推動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的實施細則(試行)》,推動構建親而有度、清而有為的親清政商關系。
規范領導干部廉潔從政從業行為
今年以來,杭州相繼在全市深化作風建設暨綜合考評大會、全市領導干部警示教育大會、第十二屆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等重要會議上,都提出關于推動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筑牢拒腐防變思想防線等相關要求,釋放出政商交往親不逾矩的強烈信號。
“構建親清政商關系既是完善權力運行監督機制,防范化解廉政風險的必然要求,也是持續改善社會風氣,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保障。”協助起草《實施細則》的杭州市紀委市監委相關負責人說,該文件的出臺,進一步厘清了政商交往邊界,有助于推動領導干部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在政商交往中既明晰界限、守住底線,又靠前服務、敢于擔當。
《實施細則》共分為6章30條,包括行為限制、報告與回避、管理與監督、責任追究與激勵保障等章節。比如,在行為限制中,明確規定了嚴禁領導干部違規從事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營利性活動,嚴禁領導干部辭去公職或者退休后在規定期限內利用原任職務影響謀取私利,嚴禁配偶、子女等特定關系人違規從事可能影響領導干部公正執行公務的個人營利性活動或者社會交往行為等具體情形。
推動《實施細則》落地落實,需要形成管理和監督閉環。《實施細則》要求各級黨委(黨組)建章立制完善考評制度,聚焦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和重要崗位,持續深入開展廉政風險排查防控,注意抓早抓小,深入開展“廉潔好家風”主題教育活動。特別是各級黨委(黨組)“一把手”要切實擔負起第一責任人責任,做好表率,加強對同級領導班子成員和下級“一把手”的監督。
“三張清單”厘清親清政商交往行為準則
近年來,圍繞構建親清政商關系,杭州市紀委市監委還配合市委開展了一系列專項治理。比如去年開展的關于抓好中央巡視反饋有關親清政商關系突出問題整改專項治理,聚焦領導干部防止利益沖突事項自查自糾、違規借貸專項治理“回頭看”以及規范領導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經商辦企業行為三個方面,覆蓋了全體在職以及近三年以來退休、離職的領導干部。
在《實施細則》一并出臺的,還有親清政商交往“正面清單”“負面清單”“倡導清單”等三張清單。“通過列清單、定標桿的形式,厘清領導干部在與非公有制企業及非公有制經濟人士交往的行為準則,讓領導干部有‘為’更有‘度’,同時對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發出倡議,自覺規范政商交往行為,推動構建風清氣正、和諧高效的親清政商關系。”市紀委市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以往不少干部反映,在政商交往方面厘不清行為界線,
擔心觸碰紀律“紅線”,“正面清單”明確了“安全區”,進一步提升了領導干部干事創業的信心。
據介紹,“正面清單”具體細化為10個“堅持”,主要體現在認真貫徹落實涉企重大決策部署、深化數字化改革、加強行業黨建引領、強化政商良性互動、加強和創新監管、維護公平競爭秩序、兌現政府承諾事項、辦理涉企案件、服務推動行業發展等方面引導領導干部敢于擔當作為。相比較“正面清單”而言,“負面清單”則是為領導干部劃定政商交往紅線,樹立底線思維,通過10個“不得”明確領導干部在經商辦企業、投資理財、兼職、民間借貸、行使職權、接受宴請、規范特定關系人等方面的紀律紅線、法律底線。“倡導清單”中10個“爭當”,則是面向廣大非公有制經濟人士,鼓勵其建言獻策、反映實情,發揮“主人翁”精神,主動參與到重大決策部署實施中來,實現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
“下一步,我們將聚焦‘亞運攻堅、共富示范’主題年,以更加優良作風立足監督本職,縱深推動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為籌辦亞運會、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區城市范例建設提供堅實紀律保障。”杭州市紀委市監委相關負責人說。
(記者 鄭莉娜 通訊員 蔣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