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出版的新華社《瞭望》新聞周刊以專題形式,濃墨重彩推出一組5篇深度報道,聚焦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并重點報道了長株潭都市圈探索同城化新路徑,引發各界高度關注。
今年3月,國務院批復《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十四五”實施方案》,長江中游城市群迎來發展新階段。歷時一個多月,《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深入湘鄂贛三省,走進企業、園區,采訪專家和相關部門,了解市民期盼。《中部增長極新維度》《“中三角”的先進制造使命》《“三圈協同”如何擴深度》《韌性城市如何建》《“長株潭”創新都市圈同城化》等5篇深度報道觀點鮮明、權威建言,有高度、有廣度、有深度。
報道中寫道,近些年,鄂、湘、贛三省GDP增速常常超越東部地區,具有后發趕超的強勁態勢,成為支撐中國經濟增長的重點地區。長江中游城市群一體化發展初駛快車道,加快構建和完善一體化機制體系迫在眉睫。目前以三個省會城市為核心的都市圈各自發展,圈內城市聯系強度較高,但城市群之間的聯系密切度有待提高。當務之急是構建和完善區域協同發展機制,搭建多類型、多層次區域合作平臺,建立戰略聯盟,實現區域內部各地區的優勢互補、合作共贏。
三省同處于基于傳統資源稟賦的傳統重化工產業結構的轉型中,當前面臨提升整體自主創新能力,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共同任務。受訪專家認為,長江中游城市群要在先進制造領域完成國家使命,需要在“十四五”及更長時期,搶抓機會窗口,瞄準世界級和國家級標志集群,創新以鏈長制為代表的地方主導型政策,破解先進制造業做大做強的痛點難點問題,塑造先進制造業核心競爭力。
隨著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的不斷推進,相關城市抗風險與保障運行安全的“韌性”水平有不同程度提升。比如,長沙建立了市、縣、鄉三級應急救災物資儲備體系,并鼓勵引導社會組織和居民儲備必要的應急物資,對救災物資倉庫管理體系實行數字化管理。受訪者提出,要建設更多“韌性城市”并成功構筑一條環繞內陸腹地的“中國韌帶”。
長株潭如何走出都市圈同城化新路徑?報道中寫道,按照“一極一樞紐五區”的發展定位,長株潭擬定兩條戰略路徑推動落實,探索具有中部特色的都市圈建設模式。現階段,堅定不移地實施強省會戰略,建立產業、科技、教育、資本、信息、人才等領先優勢,更好地發揮長沙輻射帶動周邊城鎮發展的作用,才能深入推進長株潭同城化發展。
(全媒體記者孟姣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