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2021年底,蘭州新區新增科技型企業160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5家、總量達到90家,研發科技成果291項。
蘭州新區在培育優化科技創新環境,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打造“科創谷”的過程中又取得了新進展。
近日,蘭州新區蘭石研究院污水處理微生物菌劑制備技術實現成果轉化,科研人員成功研發出三款可高效降解廢水中COD、BOD、氨氮等有機難溶物的微生物菌劑,實際應用后污水中COD、BOD含量整體下降約75%,氨氮去除率達90%,為改善水環境質量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是用足用好先行先試政策,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厚植科技企業成長發展土壤所取得的效果。蘭州新區科技局局長楊天岳告訴記者,近年來,蘭州新區經濟總量和發展質量加速邁上新臺階,已經成為“強省會”的主力軍、“強工業”的排頭兵、“強科技”的策源地和領跑者、“強縣域”的先行區。
產業項目加快建設創新要素加速集聚
2022年新春伊始,總投資12.5億元、裝機能力達到3500架的甘肅蘭州絲綢之路西北大數據產業園二期工程在蘭州新區開工建設。
這一項目是甘肅移動搶抓國家“東數西算”工程機遇的重點工程,計劃于2023年12月建成投產。據了解,項目建成后,將為甘肅數字經濟建設提供良好的信息化技術支撐和通信保障,對加快實施“東數西算”工程落地、共建絲綢之路信息港、共享陸海大數據具有重要意義。
記者了解到,僅2021年,蘭州新區就有重離子應用技術及裝備制造產業基地等80個項目建成投運,聯塑集團、廣西柳工等16個項目加快建設。其中,科近泰基醫用重離子加速器、蘭石超高溫熔鹽制備技術及裝備、蘭泵超高溫釷基熔鹽泵(閥)、大成光熱發電裝備在國內重大新能源項目中的示范推廣,為蘭州新區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增添新動能。
此外,蘭州新區化工園區新落地項目60個、總投資243億元。蘭州大學教授團隊研發的新型無鹵阻燃劑項目在化工園區實現成果轉化,產值達到4000萬元。綠色化工產業快速崛起,帶動和吸納就業超萬人,成為蘭州新區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同時,蘭州新區緊盯區塊鏈創新技術,加快打造省級大數據產業聚集區、西北地區數據資源中心和國家級大數據產業示范基地,著力形成集智能設備研發生產、數據存儲運算、軟件開發集成等于一體的大數據產業鏈。“我們在全力以赴推進蘭州新區大數據產業園二期項目建設的同時,積極謀劃項目三期。”蘭州新區科文旅集團數投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
堅持以產業帶創新、以創新促發展、以發展提能級,蘭州新區以科技創新推動新區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為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動力源”。
創新環境優化升級科創能力大幅提升
人才是“第一資源”。
多年來,蘭州新區把優化人才發展環境作為吸引人才的“強磁場”、匯集人才的“聚寶盆”,通過堅持“筑巢引鳳”和“固巢留鳳”,不斷積淀人才厚度,構筑“產才融合”生態圈,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近日,在蘭州新區花卉產業基地三號智能溫室,徐煒博士正在給技術人員講解花卉培育知識。徐煒是蘭州新區現代農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在新區5年來,他與多家科研院所進行技術合作,積極開展中藥材標準化育苗、航天育種、重離子輻照育種和農業新技術引進推廣等科研工作,先后獲批國家專利等有效知識產權27件。其中,水培蔬菜專利已在蘭州新區實現成果轉化與推廣應用。
2月初,全國勞模、蘭石集團冷作工首席操作師闕衛平和車工首席操作師鄒斌被聘任為“工人教授”,成為蘭石集團發展史上的首批“工人教授”。
從徐煒博士到“工人教授”闕衛平,一項項創新舉措背后,是蘭州新區不斷優化的人才體制機制,突出實踐與成果并重的導向,突破唯論文、唯學歷的藩籬,厚植科技創新沃土、營造人才發展環境,激發科技創新活力的真實寫照。
闕衛平說:“近幾年來,我深切感受到了國家對產業工人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重視。如今,藍領工人也能成為領軍人才,我將發揮好‘傳幫帶’作用,擇一業、專一生,為企業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
據統計,到2021年底,蘭州新區系統優化人才引培服務政策體系,重點引培一流高素質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和研發人員3萬多名,新開展科研項目216項、申請各類專利千余項。
與此同時,蘭州新區創新及孵化平臺達到138個,重離子加速器及質量檢驗檢測工程實驗室等重大科技創新平臺投運。新增科技型企業160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5家、總量達到90家,研發科技成果291項。全球首個千噸級太陽燃料合成示范項目成果向內蒙古等地推廣,為甘肅省產學研項目就地轉化樹立典范,科創能力大幅提升。
健全技術交易機制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5年來,新建各類創新平臺92個,引進研發人員3652名,科技成果轉化率達到31.4%,研發投入占GDP比重增至3.6%,企業申請各類專利近千項。”這是2021年蘭州新區工作報告中的一組數據,是蘭州新區堅持創新開放雙輪驅動的“力證”。
專精特新化工科技產業園獲批“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省級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入駐項目82個、落地高端精細化學產品223種。其中,46種產品填補國內空白、83種替代進口、68種出口外銷,蘭州助劑廠、博睿重裝、蘭州蘭泵等企業獲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科技成果加速轉化。
2019年以來,由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李燦院士提供技術支持的全國首個二氧化碳加氫合成甲醇工業化示范裝置項目,從開工建設到具備開車運行條件僅用了6個月時間,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4億元;上海康鵬科技從洽談、設計到開工建設僅用了47天,一期項目2019年內投產,創下全國化工行業最快建設紀錄……
一項項科技成果項目快速生根發芽,不僅為新區綠色化工園區吸引更多高科技成果落地轉化提供了示范,也對全新區產業發展發揮了引領示范、標桿樣板作用。
按照“一事一議”“一企一策”方式,新區加速建設大科學裝置科技創新創業園、重離子應用技術及裝備制造產業基地等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打造成果轉化全鏈條服務。
二氧化碳加氫合成甲醇工業化示范裝置項目、佛慈制藥配方顆粒產業化、蘭藥藥業靶向抗腫瘤藥醋酸阿比特龍原料藥及片仿制研究3個項目入選2019年度蘭州市“十大科技項目”,裕隆氣體、蘭石檢測、普銳特3D打印等7家單位獲批產學研合作基地,新區入選項目占總項目的30%,創歷年入選比例新高。
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對于傳統企業不僅提供了轉型升級的有利契機,也轉化成了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
“按照‘強科技’支撐‘強工業’的工作思路,蘭州新區將科學布局創新平臺、做好科技人才服務、深化產學研合作。”楊天岳說,今后,蘭州新區還將組織一批具有引領性的重大科技項目,引導支持科技型企業聚焦國家戰略需求和產業發展瓶頸開展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不斷提升科技型企業產品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記者 頡滿斌 通 訊 員 馬彥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