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后,創業板演繹了一場“速度與激情”的大戲。從2月22日開盤的1661.56點至3月8日收盤的1793.22點,創業板指數漲幅達7.9%。在這場突如其來的上漲中,部分敏銳的資金借道基金快速入場。
市場人士認為,創業板指數已經完成探底并出現強勁回升,后市板塊內部可能出現分化,那些符合政策支持方向的優質中小創公司將迎來發展機遇,“創藍籌”有望走出獨立行情。
市場上漲最直觀的反映便是增量資金入場。以華安創業板50ETF基金為例,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27日,該ETF的份額超過15.4億份,是2018年初的5.3倍,顯示資金正在不斷入場。
財富證券的統計數據也顯示,就股票型ETF而言,從2月份流向看,資金正從上證50撤離,轉而投向創業板的“懷抱”。以規模大于10億元的股票型ETF為例,創業板ETF在2月份的資金凈流入額達7.47億元。
“創業板這波行情并非偶然。”談及節后創業板的大漲,華安基金指數與量化投資事業部總經理許之彥如此表示。他認為,經歷了兩年多的調整,中小創公司的估值已大幅下降。此外,在注重創新發展的當下,更多依靠創新驅動的企業將迎來發展契機,新經濟的未來發展空間很大。作為新經濟發展方向的中小創,由此迎來了布局時機。
展望后市,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認為創業板后續整體上漲概率不大,但板塊內部將會分化,真正的成長股有望走出獨立行情。在代表經濟轉型方向的新興成長白馬股中,確定性較高的行業分別是國產芯片、人工智能、5G與新能源汽車。
許之彥也表示,后市投資中應選擇那些確定性高的“創藍籌”。他對“創藍籌”的定義是市值大、流動性優、業績佳的創業板股票,而創業板50指數(1626.576,66.26,4.25%)中不乏這樣的優質個股。
統計顯示,創業板50指數前十大權重股中,春節以來漲幅較大的有東方財富(14.990,1.19,8.62%)(300059,股吧)、匯川技術(33.130,1.53,4.84%)(300124,股吧)、信維通信(42.140,1.54,3.79%)(300136,股吧)、碧水源(17.170,0.17,1.00%)(300070,股吧)、機器人(19.220,0.57,3.06%)(300024,股吧)和網宿科技(13.680,1.24,9.97%)(300017,股吧)等。截至3月8日,自2月22日以來的11個交易日中,信維通信漲幅為17.21%、碧水源漲幅為12.43%、網宿科技漲幅為11.77%,漲幅均超過10%。
浙商證券(13.930,0.36,2.65%)的統計數據顯示,近期漲幅前100名的創業板企業中,計算機行業和通信行業的標的占比分別為26%和10%。尤其是那些漲幅靠前的標的,明顯受益于“獨角獸”和新經濟概念。其中,以傳媒、計算機和通信為代表的TMT行業值得重點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