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東部時間4月6日,2018年哈佛中國論壇在波士頓海港世貿中心舉行了開幕式,長江商學院創辦院長項兵出席歡迎式并發表了講話。他表示,全球實力、全球資源整合、和全球擔當是現今應該重點關注的話題。同時他也呼吁:“全世界面臨大變局,也許是需要中國人貢獻中國智慧的時候。”
目前,中美兩國在貿易上的磋商正引起廣泛的關注,在現場項兵表示,中美關系的發展需要著重注意幾點:
首先是發展模式的改變。中國和美國比全球任何其他國家都擁抱關于勞動力的變革,但中美的發展模式需要分開來討論。最近十年,經濟全球化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世界的格局。在此背景下,中國在逐漸變成資本主義化,因為中國私營部門貢獻了全國70%的GDP和80%的就業率。中國也沒有全國統一的醫療保險和統一的退休金發放體制。項兵表示:“當你綜合來看,中國正在越來越資本主義化。”
他認為,中國目前實行的是新自由主義(new liberalism)和國家社會主義(state socialism)的結合,而過多進入中美的資本主義制度和過多進入歐洲的社會民主主義制度會是全球發展不平衡的源頭。
其次,項兵也表示了對于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的擔憂。特別是對于未來的就業問題,人工智能的進一步發展也許會損傷社會就業,這已經是各個專家學者逐步認同的觀點。
此外,中美關系還需要解決貿易的沖突。中美貿易的沖突在實際上反映了全球貿易和投資系統中資產配置重新分配的問題,中國有獨特的意識形態和主張,包括亞太自由貿易區(FATTP)和一帶一路等。同時,美國也有自己獨特的發展策略,美國目前打算形成一個去中國化的WTO。他表示:“你可以看到全球處于重新的洗牌當中”。
在此背景下,項兵提出:中國智慧需要為全球做貢獻。項兵用儒家思想中三人之行必有我師、和而不同的理念來闡釋他的主張,他表示:“社會發展應該以人為本。我希望這是能夠在全球實現并共同分享的新理念。”
最后,項兵表示:“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美國和中國分別作為全球第一大和第二大經濟體,要確保發展是對人類有利的,而不是對人類有害的。我們只有這一個選擇。”
項兵現任長江商學院創辦院長及中國商業與全球化教授。項兵博士在推動中國管理教育領域的發展與創新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加入長江商學院之前,項兵博士曾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的會計學教授,并主持創辦光華管理學院高級工商管理碩士項目(EMBA)。項兵主要的研究領域包括:在全球經濟不斷變化下的新政企關系與經營策略,顛覆式創新,中國企業的全球化策略,企業的社會責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