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某些產業的升級,對其相關的傳統行業而言,往往是“降維打擊”,而電商的發展對整個社會而言,究竟是弊大于利,還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拭目以待吧。 在過去的一周,由于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推特上不斷地“怒懟”亞馬遜,使其股票價格上下波動,猶如坐過山車一度超過7.4%。不過,相比標準普爾500指數4.3%的高低波動率,手上握有亞馬遜股票的投資人,在過去三個月大漲了大約13%(而標準普爾500指數則下跌超過5%),他們在心有余悸之余,還是感到欣慰的。
隨著亞馬遜的商業模式——通過擠壓供應商壓低價格,把倉庫和消費者直接聯系在一起,銷毀了中間的服務環節,成本自然降低到極致:手指一點即可購物,價格又便宜,而且可以有更多的選擇,把大量的銷售從實體商店挪到了網上。
亞馬遜的股票價值急劇增長,解釋了它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杰夫•貝佐斯,為何能幾乎成為全球首富,凈資產估計超過900億美元,前10年股價漲了40多倍。也就是說,普通投資者假如在2008年初投入一萬美元的話,迄今賺了40多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