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后押中“雄安”與“海南”的成泉資本,儼然成了A股投資的風向標。
對于廣大投資者而言,海南之后,成泉當前究竟還看好哪些板塊?
雖然2017年年報尚未完全披露完畢,但從已披露的年報來看,還是能看出成泉較為清晰的投資路徑:次新+軍工+物聯網。
01
輪動操作次新股
其實,成泉看好次新,市場早有征兆。
在今年年初的一次公開場合,成泉董事長胡繼光曾表示:“我個人非常堅定認為16年、17年上市的新股、次新股中的細分行業龍頭。我從來沒有見過像現在這樣發新股,也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好的嚴苛的監管。我們覺得現在每5個股票就有一個是新股、次新股,如果我們在座的對20%的股票都不做研究,我覺得我個人認為不是很負責的機構,至少我們成泉基本對這600多家上市公司的每一家招股上市報告書都看過。”
僅就目前2017年年報披露的情況來看,成泉在次新股上的布局,用“重手”二字形容絕不為過。
截至2017年12月31日,成泉共出現在10家次新股的股東名單中,合計持有9.17億市值的股票。
注:增代表新進或增持,減代表減倉
具體來看,成泉去年四季度新進了宜通世紀(9.970,-0.23,-2.25%)、海利爾(43.860,0.21,0.48%)、安奈兒(30.160,1.32,4.58%)、江山歐派(38.760,0.87,2.30%)、金逸影視(38.300,0.64,1.70%)和風語筑(64.920,0.95,1.49%);增持了綠茵生態(69.400,-1.04,-1.48%)、華立股份(38.990,0.03,0.08%)和先達股份(33.600,0.46,1.39%);減持了頂點軟件(62.440,-1.91,-2.97%)和東方中科(26.730,-0.30,-1.11%)。
此外,成泉還借機退出了大豐實業(21.330,-0.37,-1.71%)、凱普生物(52.850,1.56,3.04%)的十大流通股東名單。
02
新進軍工和物聯網
除了看好次新股,成泉董事長胡繼光還表示:“我們覺得現在不管是地緣政治,還是未來行業發生大的變化,我們在向軍工,未來中國在彎道超車上5G、物聯網上做的布局……”
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在已披露的上市公司股東名單中,有四家軍工,一家物聯網公司出現了成泉的身影。
注:增代表新進或增持
與次新股輪動操作不同的是,軍工和物聯網上市公司的股票,都是成泉在去年四季度新進的。
尤其對于軍工股,在此前某閉門會議上,某券商軍工行業首席分析師坦言,從以往政策推行的周期看,政策進入實質階段往往都是在政策提出后的1年半至3年。而軍民融合最早上升為國家戰略是2015年,照此推算,軍工板塊真正的投資機會將會出現在2018年。
買方與賣方在某種程度上達成了一致意見,就不難解釋為何越來越多的人,看好軍工股了。
03
公開持倉僅為冰山一角
除了這些“明牌”,成泉去年三季度還出現在常熟汽飾(14.560,0.19,1.32%)、聯合光電(64.340,-0.36,-0.56%)、瑞特股份(42.700,0.91,2.18%)、遠方信息(15.450,0.50,3.34%)、凌霄泵業(53.900,0.70,1.32%)、福瑞股份(13.350,0.00,0.00%)、中公高科(34.780,-0.45,-1.28%)、我樂家居(19.380,-0.77,-3.82%)等上市公司的股東名單中。
時至今日,上述公司尚未公布2017年年報,成泉是否還繼續持有,尚不得而知。
如果按照此前成泉董事長胡繼光的說法,“成泉規模已近百億”,而從現有公開信息來看,可查的20億左右市值,或只為冰山一角。
因上市公司披露具有一定的滯后性,故“按圖索驥”炒股的方法或并不明智,但通過投資路徑參透投資邏輯的方法,還是值得借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