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以來,隨著新股發行常態化的持續推進,為早日實現上市的夢想,眾多大體量企業亦加入了IPO隊伍。以券商行業為例,今年以來券商IPO動態幾乎每月都會發生, 5月2日湘財證券從新三板摘牌后向證監會遞交A股IPO申請,目前已經進入上市輔導期。此外,已有多家新三板券商欲轉板,加入到IPO的隊伍里面。
近幾年以來,隨著新股發行常態化的持續推進,為早日實現上市的夢想,眾多大體量企業亦加入了IPO隊伍。以券商行業為例,今年以來券商IPO動態幾乎每月都會發生, 5月2日湘財證券從新三板摘牌后向證監會遞交A股IPO申請,目前已經進入上市輔導期。此外,已有多家新三板券商欲轉板,加入到IPO的隊伍里面。
那么對于新三板券商轉板事件,會對整個券商行業或市場造成怎樣的影響?為此私募排排網采訪了引領集團基金經理潘晨興、飛旋兄弟投資總經理陳旋、巨澤投資董事長馬澄、某業內人士、君禾資本,對此他們發表不同觀點看法。
新三板券商轉板是必然選擇
對于新三板券商欲“轉板”現象,引領集團基金經理潘晨興表示,近期多家券商IPO成功過會,明顯反映出監管層對于券商上市的支持。同時潘晨興認為由于新三板近年來幾乎失去了融資能力,券商“轉板”后能夠融到更多資金發展主營業務。
飛旋兄弟投資總經理陳旋認為,新三板券商“轉板”是必然的選擇,新三板市場目前是一潭死水,基本沒有了融資功能,并且喪失流動性,中科招商、九鼎等大型的新三板企業紛紛退市或出現大幅了下跌,這就是佐證。
巨澤投資董事長馬澄表示,從大的審核環境來看,主要是今年監管層發審速度明顯加快了,IPO‘堰塞湖’得到了極大的疏通。同時業內人士紛紛將矛頭指向了券商對于凈資本的渴求。因為現在對券商的監管是以凈資本為核心的監管體系,無論是何種業務,在當前的監管框架下,券商要想做大做強都必須要有足夠的凈資本。
某業內人士則認為,券商行業受證監會監管、監管嚴格,整體運作規范,另一方面券商整體收入和凈利潤規模較大,盈利性相對較好,行業內很少有持續虧損的券商。在監管層對規模、盈利性和規范性要求更加嚴格的背景下,券商IPO更易脫穎而出。雖然今年券商IPO上一個過一個,但是拿到IPO批文卻很慢,這主要是券商IPO規模較大,一般都是幾十億的融資規模,而今年以來A股市場行情比較低迷,考慮規模較大的IPO可能對市場產生沖擊,因此規模較大的公司IPO批文都比較慢;
券商轉板能夠擴大融資需求
那么新三板券商轉板對市場有何影響呢?為此陳旋表示,券商轉板上市一方面是能夠同行業內的其他券商市值比較,另一方面能夠融資擴大發展需求,因為上市是目前中國體制下最好的暴利模式。同時陳旋表示,券商行業中大體量如中信證券(19.700,-0.11,-0.56%),這類股票財務報表相對穩定,黑天鵝事件較少。
君禾資本認為,當前券商業務重資產化加劇,造成凈資本對于券商業務拓展的掣肘,而凈資本規模大小,又對券商各項業務的發展至關重要,在這種條件下,不少券商只能更加依賴上市來擴大資本。
某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新三板掛牌企業到A股上市,還沒有所謂的真正意義上的‘轉板’機制,沒有綠色通道,一樣需要排隊。券商在IPO有一定難度時,先到新三板掛牌,也可以通過非公開發行實現融資的目的,融資方面相比其他行業具有一定的優勢,所以對部分券商來說,是一條可選擇的路徑新三板券商要實現A股上市與直接A股上市,要求、操作上并沒有明顯的差異,關鍵還是要看綜合實力及優勢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