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姜堰區日前召開的“新春第一會”上,創新推出“干部九條”,目標明確——以硬核舉措,切實解決選對人、專而精、明獎罰等問題,激揚全區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激情與斗志,凝聚起爭先領先、全力建設現代化“康養名城”的奮進力量。
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既是干部從政的基本要求,也是選人用人的首要標準。提拔使用干部,向工作實績突出的單位傾斜,讓“干得好的地方多出干部、干得好的干部先用”,也充分體現著主政者靠實干、靠實績選人用人的鮮明導向。
是否能夠晉升職務職級,個人實績說了算。這給廣大公職人員釋放出一個強烈的信號,那就是:有實干,晉升有望,無實績,晉升沒戲。特別是明確:單位“一把手”可推薦晉升至二級調研員或五級職員,綜合考核位居前列、受到省市獎勵表彰的單位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可優先晉升職級等,可以幫助主要負責同志發揮良好的示范帶動效應,促使整個系統、整個團隊樹立起比學趕超的良性競爭氛圍。
實績反映著實干精神、潛藏著專業技能,而且昭示著為政品德、凸顯著做人本分。黨員干部靠實干前行、用實績立足,才能真正解鎖職場進步的“制勝密鑰”、把握自我成長的客觀規律,實現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特別是面對急難險重工作,想最終在職場上脫穎而出、行穩致遠,必定少不了守正實干的“金剛鉆”和“一招鮮”,也離不開創先爭優的“鐵脊梁”和“硬肩膀”。
把職務職級與干部實績緊密掛鉤,讓干部認識到混日子、熬資歷是不行的,只有積極作為、高效有為,才能得到提拔、獲得晉升。此舉有利于進一步凸顯考核“指揮棒”作用。可以說,措施既是“賽馬”的標準,也是“識馬”的標尺。通過鮮明導向,營造出了一種唯實唯勤、有為有位的濃厚氛圍,最終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
實干者,未來可期,“躺平”者,前途暗淡。如此形成常態,既可催生主動作為、實干擔當的內生動力,又能激發迎難而上、克難攻堅的工作激情,從而不斷營造有為有位、適者生存的創新創業新生態。
(郭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