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藏品是通過區塊鏈技術給某一件作品打上“防偽編碼”,使其本身變成一種具備唯一性的數字作品,也因此可以追根溯源,明確版權并進行交易。
近期,余杭區市場監管局倉前所(以下簡稱“倉前所”)收到多起投訴舉報,反映在轄區某公司創辦的數字藏品交易平臺上購買數字藏品,東西未收到、退款不順暢;或反映此行業有“殺豬盤”“拉人頭”“詐騙”等嫌疑。對此,倉前所工作人員立即聯動公安派出所對該公司進行約談、調查,平臺方表示由于平臺服務器頻繁受到了嚴重的網絡攻擊,因系統故障引發了五千余筆問題訂單。目前該批訂單退款糾紛均得到妥善處理。
據倉前所工作人員介紹,發售方利用普通人的從眾心里,對數字藏品的價值進行包裝,導致購買者緊跟風潮下單。據聯系購買方了解,很少有人能搶購成功。且下單成功后,若無法如愿增值轉賣;或下單不成功,引發對發售方設置購買資格的質疑,均會給社會穩定埋下“不定時炸彈”。隨著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特別是新技術的發明和運用、經營模式和交易方式持續創新,各種新型服務項目及消費方式不斷涌現。該行業發展飛快卻極不穩定,因一次系統被攻擊就整體崩盤而引發群體性投訴,即使一次事件能妥善解決,后續引發群體性投訴的可能性仍長期存在。且該行業目前屬于監管盲區,配套法律法規仍不明晰。
對此,倉前所工作人員提醒廣大消費者、投資者:購買數字藏品無論是出于收藏初衷還是增值目的,在國家監管體系完善前,都要秉持理性態度,正確看待數字藏品的屬性、價值,切勿因為一時沖動而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或心理落差。
(通訊員 楊蓉 劉昱婷 記者 汪曉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