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是浙江省第一大貿易市場。據杭州海關統計,2022年1-7月,浙江省對歐盟進出口4469.6億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21.8%,自2021年8月起,浙江對歐盟進出口、出口增速已連續12個月保持增長。
據了解,1-7月,德國、荷蘭、意大利是浙江省對歐盟前三大出口國,分別出口774.7億元、591.3億元、417.9億元,分別增長8.8%、40.3%、32.6%,占20.0%、15.2%、10.8%。在外貿規模上,寧波、杭州、金華對歐盟外貿規模位居前三,三者合計占全省對歐盟外貿總值的62.3%。
值得注意的是,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的進出口形勢較好。1-7月,浙江對歐盟出口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分別增長28.1%、34.4%,分別占同期浙江對歐盟出口總值的51.5%、14.8%,占比較去年同期分別提升1.3、1.1個百分點。同期,浙江自歐盟分別進口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216.3億元、101.5億元,分別增長2.4%、11.8%,分占36.9%、17.3%。同期,大宗商品進口比重則有所下降,1-7月,前12類大宗商品合計進口127.1億元,下降4.0%,較去年同期下降2.1個百分點。其中除未鍛軋銅及銅材、未鍛軋鋁及鋁材之外,其他大宗商品進口量均減少。
相關負責人提醒,外貿企業未來需注意兩點,一是歐元區經濟衰退風險加劇,部分消費類商品出口下降。數據顯示,7月,浙江對歐盟出口家具、體育用品及設備、水產品分別下降24.3%、57.5%、41%。二是歐元貶值利好進口的同時也削弱了出口競爭力。“進口方面,歐元貶值降低了從歐元區進口商品的成本。出口方面,我國對歐洲出口訂單通常提前3-6個月確定,如歐元持續貶值,同等條件下歐洲客戶將付出更多的歐元成本,在通脹高企的情況下,將進一步削弱我省出口商品的競爭力。”
(見習記者 顧佳燕 通訊員 莊朝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