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深圳資本市場快速發展,十年間取得了輝煌的成績。深圳證監局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深圳共有A股上市公司379家,位居全國大中城市第三位。深圳證券期貨行業實力雄厚:證券公司總資產位居全國第一,凈資產、凈資本位居全國第二;期貨公司總資產、凈資產均排名第二。
A股公司數量排名第三
深交所交易量長期位居全球第三、市值全球第六,IPO數量多年位居全球第一。今年上半年深交所IPO數量上市81家,穩居全球交易所榜首。
近年來,深圳企業借助直接融資實現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截至今年上半年,深圳共有A股上市公司379家,位居全國大中城市第三位,僅次于北京、上海;總資產超過36萬億元、凈資產超過5.9萬億元,位居證監會各轄區第三位;總市值超7.5萬億元,位居第二位,僅次于北京。
十年間,深圳A股上市公司數量增長超過100%,總資產增長約300%,凈資產增長約500%,總市值約增長300%。2012年以來,深圳上市公司IPO募資總額近2000億元,無論是發行家數還是募集金額均位居全國前列。其中,工業富聯IPO募資271.2億元,創下當年IPO募資金額之最。
注冊制改革以來,深圳企業搶抓改革紅利,彰顯主場優勢。截至今年上半年,深圳共有科創板公司32家,注冊制下創業板公司41家,其中九成以上公司屬于戰略性新興產業。
債券融資方面,深圳企業實現了從探索到跨越式發展的轉變,2015年至今深圳企業通過發行公司債券融資16000余億元,覆蓋了13個行業門類,超過900億元的中長期資金流向了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等重點行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
今年上半年,深圳轄區發行公司債1497.90億元,占全國發行總量的8.09%,位居全國第四位,已經成為全國公司債市場的主要區域之一。
證券公司總資產位居榜首
2012年至2021年,深圳證券公司由17家增加至22家,總資產、凈資產、凈資本等三項重要指標分別實現了564.87%、234.61%、304.55%的增長,總資產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
去年末,深圳證券公司總資產26531.87億元,位列全國首位;凈資產5627.95億元、凈資本4304.99億元,均位列全國第二。去年,深圳證券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46.53億元,全國占比24.81%;實現凈利潤504.86億元,占比26.41%,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居全國第一。
長期以來,深圳孕育了一批綜合實力較強的綜合類證券公司。其中,中信證券2021年底總資產、凈資產、全年營業收入及凈利潤均居全國第一,招商證券、國信證券各項業務發展勢頭良好,營業收入、凈利潤、經紀業務收入、投行業務收入、自營業務收入等多項經營指標位列全國前十。
最近十年,深圳證券公司承做IPO、再融資、債券等各類投行項目主承銷金額合計超過16萬億元;如果包含副主承銷及分銷的合計承銷金額超過29萬億元,服務科創板項目家數居全國第一。
期貨公司總資產位居第二
近年來,深圳期貨行業在自身經營發展上取得長足進步,專業能力顯著提升。
十年間,深圳期貨公司從13家增加至14家,位居全國第三,僅次于上海和北京,總資產增長741%,凈資產增長412%,營業收入增長285%,凈利潤增長328%,客戶權益增長838%,代理客戶交易總額由28萬億元增加至136萬億元,增長375%。
去年末,深圳期貨公司總資產(含客戶權益)2159.65億元,凈資產242.52億元,均排名全國第二。去年深圳期貨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3.58億元,凈利潤16.44億元,在全國占比約十分之一。
深圳期貨公司在助力穩經濟大盤,在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成效顯著。去年深圳期貨公司已服務產業客戶1.5萬戶,交易額19.3萬億元,同比增長63%;去年累計服務中小企業超3000家次,促成套保規模超過5700億元,同比增長42%。
截至去年末,深圳注冊企業期貨開戶家數2368家,較上年末增加1079家;實現套保金額超過3600億元,同比增長110%。此外,深圳期貨公司積極參與“保險+期貨”項目,2020年以來累計開展“保險+期貨”業務161單,覆蓋品種11個、縣域76個,惠及農戶49萬戶,保單金額合計77.62億元,累計賠付金額1.4億元。
(深圳商報記者 陳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