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垃圾、工業固體廢物、醫療垃圾……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固體廢物產生的總量與日俱增,給生態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作為在全國率先提出全域“無廢”的省份,浙江高度重視、高標準推進全域“無廢城市”建設。而杭州的很多區縣市在此期間進行了很多創新,從源頭減量并進行資源化利用,充分挖掘垃圾中的能量,推動社會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向著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裝修垃圾處置“牛能模式” 資源化利用率超95%
在裝修房子時,會產生很多垃圾,處理起來也比較麻煩。
針對裝修垃圾分類體系建設難、無害處理難度大、污染物控制要求高、違法傾倒監管難等特點,臨平區率先引領并通過實踐驗證了“前端系統化收集、過程智能化監控、末端高效化利用”的裝修垃圾資源化利用“牛能模式”,得到很多人的點贊。
“牛能模式”具體是怎么操作的呢?近日,記者在浙江牛能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見到,很多成分復雜的裝修垃圾放進一個進料口,之后就由公司自主研發的全品類裝修垃圾智能化分揀設備進行分揀,塑料、紙類、金屬、木材都被分門別類,之后“變廢為寶”可直接作為原材料使用。
據介紹,目前,“牛能模式”裝修垃圾資源化產品有施工、建材輔料和環保景觀磚。依托該模式,牛能環境日均處置裝修垃圾800噸,資源化利用率達到95%以上,無害化處理率100%,大大解決了臨平區裝修垃圾出路問題。2020年,全區裝修垃圾資源化利用量同比2019年增加65%以上,區域裝修垃圾入填埋處置場同比減量93%以上。
固體廢物處置“建德模式” 年減量2萬余噸,綜合利用率達99.89%
爐渣、粉煤灰、煤矸石、建筑渣土……很多工廠在平時的工作中會產生大量工業固體廢物,如果不進行妥善處理,很容易造成環境污染。而在工業固體廢物處置方面,建德市獨樹一幟。數據顯示,該市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年減量2萬余噸、綜合利用率達99.89%。
據悉,近年來,建德發揮行業龍頭企業的示范帶動作用,推動傳統產業綠色轉型。建德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重點針對原料磨系統進行風機改造,粉塵排放濃度從原有的7毫克/立方米穩定降低至3毫克/立方米以內,削減量近60%,從源頭減少固廢(顆粒物)排放。收集的粉塵進一步用于生產,實現從排放減量到生產增量的綠色正循環,此一舉為企業節約原料外購成本400余萬元、動力消耗成本20余萬元。
除了開展一般工業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化,建德市還不斷提高生產企業固廢處置能力,已建成投運建德紅獅環保科技有限公司15萬噸/年水泥窯協同處置一般工業固體廢物項目,可滿足全市污泥、污染土壤和其他廢物等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的處置需求。另有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的利用處置單位7家,處置類別包含廢舊輪胎、廢棄巖石、廢紙、廢塑料等,處置能力為171萬噸/年。
基礎設施建設服務全市 保障全市生活垃圾零填埋
為推進全市域無廢城市建設,促進全市廢物資源化、無害化、減量化,錢塘區大力推動基礎設施建設,為杭州市做好服務工作。
城東減量綜合體生活垃圾轉運項目配置3條壓縮生產線,對生活垃圾實施壓縮脫水轉運,提高清運效率,日均處理能力為2000噸/日,服務范圍涉及杭州市錢塘區、上城區、臨平區、拱墅區等區域,實現區域內產生的生活垃圾傾倒、壓縮、裝車、轉運的全程自動化處理,并將垃圾統一密閉運輸到垃圾焚燒廠進行焚燒發電。
臨江環境能源工程項目是全國第二大的生活垃圾焚燒項目,其運行是全市實現生活垃圾零填埋的重要保障之一。2021年1—11月,累計進場垃圾總量1639120.95噸。入爐焚燒量1354534.64噸。發電量83971.44萬千瓦時,上網電量71023.86萬千瓦時。
第三固廢處置中心可收集處置39類危廢,是華東地區規模較大的綜合性危廢處置項目。據介紹,危廢主要來源為錢塘區、蕭山區和周邊縣區企業危廢,醫廢主要來源為杭州地區醫療機構。
(記者 任彥 通訊員 陳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