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冬季,尚義縣天寒地凍、寒氣襲人。日前,走進紅土梁鎮草莓基地,看到棚室內工人們正在進行草莓采摘、裝箱等工作,一派繁忙景象。“我們基地一年四季新鮮草莓不斷。草莓個大品優,是北京各大市場的搶手貨。”基地負責人李經理說。
紅土梁鎮建設草莓種植基地只是尚義縣實施“以退為進”發展戰略,實現農業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
位于海河流域上游的尚義是蔬菜種植大縣,曾是我省“菜籃子工程”示范縣、北京市“食品放心工程”基地縣,同時也肩負著首都“兩區”建設的重任。
面對著一邊是本地農業支柱產業的發展、一邊是首都“兩區”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的雙向選題,如何統籌兼顧處理好二者之間的關系,尚義縣委書記白建軍給出了答案,那就是“有效退出落后產能耗水蔬菜產業種植,培育壯大高效節水設施農業,創新農業綠色轉型升級發展路徑”。
“退是為了進,通過淘汰落后產能耗水農業,實現農業產業轉型升級、生態優化。”該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喬軍表示。據了解,自2019年以來,該縣通過實施“退水還旱”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工程,連續3年在全縣列入地下水限制開采區的三工地、大營盤等8個鄉鎮累計退出水澆地15萬畝,關停機井1245眼,拆除變壓器158臺,壓減高耗水蔬菜種植面積3.5萬畝,實施農業用水壓減工程4萬畝。
以退為進,該縣將發展科技農業、綠色農業、品牌農業、節水農業和現代都市農業作為農業轉型升級主攻方向,按照“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發展思路,相繼引進了草莓、西瓜、玫瑰、芍藥等特色農產品種植。到目前,全縣已建成高標準西瓜種植基地2000畝、草莓種植基地600畝,建成生菜、彩椒、水果西紅柿等精品蔬菜種植基地2300畝,各類特色種植均呈現蓬勃發展態勢。
“發展西瓜種植不僅節能節水,而且還效益好,更可喜的是為農業轉型升級開辟了新路,為農民增收拓寬了渠道。”南壕塹鎮黨委書記楊萬能說。
在科學調整種植結構,不斷培強壯大草莓、西瓜等新型農業種植的同時,該縣把馬鈴薯、燕麥、雜糧雜豆等傳統旱作高效農業擴模延鏈,并將此作為農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手段。該縣以谷之禪張家口食品有限公司、雪川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等農業企業為龍頭,推行“公司+基地+農戶”經營模式,分別建成馬鈴薯種植基地3萬畝、燕麥種植基地5萬畝、雜糧雜豆種植基地16萬畝。其中,谷之禪張家口食品有限公司還以現有燕麥種植基地為依托,建成燕麥加工車間,通過土地流轉、務工就業、設立扶貧基金方式帶動4186戶農民增收。
(通訊員張鳳天)